站内检索

关键字: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盘县陆家寨村保护与发展规划

来源:盘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7-14 11:41:14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索引号 00946540-2/2016-01445 发文日期 2016-07-14 公开日期 2016-07-14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有效性 长期
发布机构 28365365官网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内容摘要

盘县陆家寨村保护与发展规划 目 ??录 ???? 第一章 ?总则 2 一、规划背景 2 二、规划范围 2 三、规划期限 2 四、编制依据 2 五、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3 六、规划目标 4 第二章 ?现状分析 5 一、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5 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6 三、不利影响因素分析 8 第三章 ?村落特征分析 10 一、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特征分析 10 二、村落传统格局特征分析 10

盘县陆家寨村保护与发展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2

一、规划背景 2

二、规划范围 2

三、规划期限 2

四、编制依据 2

五、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3

六、规划目标 4

第二章  现状分析 5

一、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5

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6

三、不利影响因素分析 8

第三章  村落特征分析 10

一、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特征分析 10

二、村落传统格局特征分析 10

三、传统建筑特征分析 10

四、历史环境要素特征分析 11

五、非物质文化活动特征分析 12

第四章  价值评估 17

一、 村落历史价值评价 17

二、 村落文化价值评价 17

三、村落艺术价值评价 17

四、村落科学价值评价 17

五、村落社会价值评价 17

六、村落经济价值评价 17

第五章  保护对象认定 18

一、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要素 18

二、村落传统格局要素 18

三、 历史建筑 18

四、传统风貌建筑 18

五、粮仓 18

六、历史环境要素 18

七、非物质文化活动线路及场所 18

八、村域传统资源 19

第六章  保护区划 20

一、保护区划 20

二、分类保护控制措施 20

第七章 保护措施 22

一、村域传统资源保护 22

二、村落传统格局保护与整体风貌控制措施 22

三、建筑保护措施 23

四、古树保护 24

六、古井保护 25

七、泉眼保护 25

八、溶洞保护 25

九、仙女盆保护 26

十、非物质文化保护 26

第八章  传统村落发展定位及发展框架 27

一、发展优劣势分析 27

二、发展定位 27

三、产业规划 27

第九章  空间布局规划 29

一、功能定位 29

二、规划思路 29

三、规划理念 29

四、空间结构 29

五、总体布局 30

第十章  支撑体系规划 31

一、道路交通工程规划 31

二、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31

三、电力设施工程规划 31

四、电信工程规划 32

五、环卫环保工程规划 32

六、防灾减灾规划 32

七、旅游发展规划 33

第十章 分期建设规划 35

一、近期建设与发展规划 35

二、远期建设与发展规划 35

第十一章  规划保障措施和建议 36

一、政策法规保障 36

二、管理机制保障 36

三、保护资金保障 37

二、规划保障建议 37

附表一   陆家寨近期建设指标表 39

 

 

第一章  总则

一、规划背景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将加快发展,百姓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也将快速增长,传统村落将面临各种开发行为的渗透和冲击,历史上民风淳厚、偏安一隅的传统村落保护形势严峻。

2012年传统村落概念的正式发布及相应的制度实践见证了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传统乡土聚落保护的关注历程。传统村落概念的前身包括古村落、历史村落、传统乡土聚落、历史文化名村等,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开始评选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至今已经公布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传统村落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分别于2012、2013、2014年公布了3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29个省共2555个传统村落入选该名单,其中贵州省入选的村落有427个,居全国第二。

本次规划的贵州盘县保基乡陆家寨,即是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目录的村落之一。与陆家寨同时被列入的盘县境内的传统村落还两个:盘县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陆家寨和盘县石桥镇陆家寨。

陆家寨的历史悠久,风景如画。2014年,陆家寨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为了有效保护盘县陆家寨丰富而珍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悠久的文化,科学指导村落建设,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特编制《盘县陆家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2015-2030)》 。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的划定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保护陆家寨的整体传统风貌、格局和环境。规划范围以陆家寨组、大寨组、沟边寨组为中心,包括与其紧密相关的自然环境要素和历史环境要素所涵盖的所有区域,面积为29.8公顷。西侧以主要车行道以西25米为界,北侧以泉水向北220米为界,东侧以格所河以西60米为界,南侧以树王活动空间以南25米为界。

三、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5-2025年,分为二个阶段实施:

近期5年: 2015年-2020年

远期10年:2021年-2030年

四、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

4、《村庄和集镇建设管理条例》(1999)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实施条例》(2003)

7、《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8、《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2013)

9、《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2012)

10、《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4)

11、《村庄整治技术规范》(2008)

12、《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

13、《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2009)

14、《贵州省文物保护条例》(2005)

15、《盘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

16、《盘县保基乡总体规划》(2006-2020)

17、《盘县保基乡陆家寨布依族村大寨、沟边组村庄整治规划》(2011)

18、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五、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1、保护为主、兼顾发展

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切实加强陆家寨的传统村落保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坐唱为核心,以独特的古榕树群资源为依托,正确处理村落保护与特色发展的关系,从传统村落总体上采取规划措施,为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又要注意满足村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大力改善基础设施,让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提升。

2、尊重传统、活态传承

严格尊重陆家寨的地方传统文化,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合关系,为陆家寨的布依族文化和古树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持续有效的文化空间。

3、符合实际、农民主体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针对陆家寨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政府、专家和村民的意见,全面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提高规划的实用性和质量。实现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境、有效管理的多位一体。将传统历史与现代文化,传统艺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通过促进旅游发展,繁荣陆家寨的社会经济。

 

六、传统村落性质

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坐唱为核心,以独特的古榕树群资源为依托,严格保护“以农为本,树伴人家”的村落传统格局、特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和文化空间,塑造可以推向世界的“八音坐唱,陆家欢寨”的村落名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坐唱为核心,以独特的古榕树群资源为依托,改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增加旅游服务设施,形成集古寨游赏、民俗体验、科普休闲于一体的榕树乡里传统村落。

七、规划重点

1、深度挖掘陆家寨的传统村落特征,剖析以“八音坐唱,榕古寨欢”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特色优势与价值,科学认识陆家寨山环水绕的自然格局和历史格局,为布依族文化、古树文化的传承提供基础条件。

2、明确保护对象,科学划定陆家寨的保护区划,全面制定陆家寨的自然环境、历史格局、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要素、古树景观、河谷水系、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的具体保护措施。

3、围绕陆家寨居住条件的改善方向,重点提出传统建筑在提升建筑安全、居住舒适性等方面的引导措施。完善村落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措施,安排防灾设施。

4、系统拟定陆家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项目清单,为村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特色发展提供阶段目标、项目重点和实施时序。


第二章  现状分析

一、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1、地理位置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西南部,东邻普安、南连兴义、西与云南省宣威、富源交界,北与水城县接壤。全境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66公里。

保基苗族彝族乡位于盘县东北部,距县政府驻地红果82公里,全乡土地面积147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4°50′——104°58′间,北纬25°53′——26°02′之间。地处海拔740——2375米的中山峰丛盆谷地带。年平均13.8℃,年积气温3967.5℃,无霜期为282天,年降雨量为1378.5mm。东与普安县罐子窑镇、龙呤镇隔河相望,南抵羊场乡,西及西北与淤泥乡、普古乡紧邻,北面与水城县花嘎乡接壤,全乡地势西面高,东北低,群山连绵,主要是喀斯特结构的地区,地势呈上中下阶梯阶,形成独特的立体地形。海拔落差较大,最高海拔2375米,最低海拔740米。

陆家寨位于保基乡东部,与普安县龙呤镇隔河相望,南与罐子窖镇接壤,西北与本乡垤腊、雨那洼比邻,距乡政府驻地19公里,地处东径104°,北纬26°之间,海拔750-1300米。全村有18个自然寨村,区域面积为15.85平方公里,居住着苗、布依等民族435户,1768人,有耕地面积1768亩。

2、自然环境

陆家寨海拔较低,陆家寨下临狭谷,气温高,属热带地区,平均气温21℃,最高气温36℃,无霜期320天,水资源丰富,格所河流从南经北而流,土地肥沃,是保基乡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主产区。陆家寨有大面积的梯田景观,万亩红枫林和50余棵600年以上的古榕树群,以及独特的布依族民族风情。1996年被批准为贵州省格所河谷名胜旅游风景点。

3、社会经济

保基乡属省100个一类贫困乡之一,又是六盘水市“一山一河”的地区是一个纯农业乡。陆家寨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务工和运输业为辅的农业村,务工和从事运输业收入占村民收入的20%左右。陆家寨村主产水稻,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开发,部分村民也发展旅游服务业,2010村民的年收入为1600元

4、历史沿革

陆家寨有陆、王、罗、岑、白、潘六姓,据陆氏家谱和口碑材料,最先到此为王姓,之后陆姓于明洪武年间从江西迁于此定居,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有村民110户,338人,均为布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第三土语区。

5、民族文化

陆家寨是以布依族聚居为主,因此有着浓厚的布依文化,包括在饮食、服务、建筑、以及布依族传统节日等。这些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为陆家寨,乃至保基乡的发展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基础。

6、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范围内现有村委会1个、卫生室1个、主要活动空间3个,公共服务设施较缺乏,村民的生活主要依托镇区的商业、医疗、教育等。

村委会位于用地北部,建于20世纪初,建筑面积约162平方米。

    卫生室位于村委会内部,与村委会是一栋建筑。

主要活动空间分别是夫妻榕活动空间、树王活动空间和沿河活动空间,现状保持较好,体现了传统的历史风貌。

陆家寨没有设置公共厕所和专门的垃圾收集点及垃圾转运站。

7、基础设施

(1)道路交通现状

规划范围内有两条车行道,一条车行道是规划范围对外的主要交通路,为乡道,道路5-7米宽,为沥青路面,道路高差较大,增加了与外界快速联系的困难。另一条车行道是大寨组陆家寨组和沟边组之间联系的内部通村路,路面宽2-6米宽,为水泥路,路面情况较差。村庄内部,村民仅考1.5-2米宽的步行道联系,步行道主要水泥路、鹅卵石道路和土路,路面情况较差。规划范围内没有设置停车设施,外来参观车辆和本地车辆多沿路边停车。

(2)给排水现状

规划范围内村民饮水方式为自来水,水源来自市政给水,水量充足,采用高位水池的形式,方能满足村民的日常需要。

现状雨水为自然排放汇集至周边的农田农灌溉渠内,村民每家每户都有简易厕所与猪圈联系在一起,现状没有排污设施,也没有污水集中排放和处理设施。

(3)消防设施现状

目前陆家寨内没有设立专门的消防设施。

(4)电力电信现状

规划范围内已完成了农网改造,户户通电,村民用电来自羊场35KV变电站,在边沟寨现状有1台变压器,为35KVA,采用低压电力线路架空铺设,现状供电线路铺设较凌乱,现状主要道路上已经安装路灯。

陆家寨目前电信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善,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村,电视覆盖率达80%,电话覆盖率达70%,可以满足村寨生产生活和旅游发展的基本需求,但是尚未建设覆盖村寨的无线网络。

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1、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陆家寨的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陆家寨的传统村落格局、村落的整体风貌、村落的传统建筑、古井、泉眼、古树、古桥、溶洞和仙女盆。

A、传统村落格局保护分析

陆家寨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海拔约为970米,现状传统的村落格局保持较好。

B、村落的整体风貌保护分析

陆家寨整体风貌上,自然风貌保护较好,拥有50多棵600年以上的古榕树群,村落内没有乱砍乱伐现象。建筑传统风貌保护较差,只有少数建筑是以木结构悬山式坡顶灰瓦房为主的房屋,且这些建筑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其他建筑多为砖混平屋顶结构房屋。

C、村落的传统建筑保护分析

村落的保存的传统建筑较少,现存的建筑是村名通过自建和危房改造等方式新建的砖混平屋顶结构房屋,规划范围内建筑共147栋,其中传统风貌建筑只有20栋,占总建筑数量的13.8%。传统建筑的风貌和质量较差,需要进行改善。

 D、传统粮仓保护分析

规划范围内共有粮仓12座,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粮仓大部分为上世纪50—70年代建,1座为清代建。粮仓大小一般在10—20平方米,每座粮仓皆为独立,一楼架空,二楼用木质性较好的木材来进行围装,年代比较久远的粮仓多采用悬山式坡屋顶,新建的粮仓采用混凝土材质的平屋顶,现状传统粮仓保存较好。

E、古井、泉眼、古树、古桥、溶洞和仙女盆保护分析

陆家寨历史环境要素丰富,现有古井2口、泉眼2个、古树48棵、古桥2座、溶洞1个和仙女盆。

古井:主要是指沿着由西向东流淌的泉水分布的2口古井,分别是古井1和古井2,古井1现状在其旁边新增了一个水池,村民在夫妻榕活动空间举行活动时,会在水池旁进行祭祀活动。古井2已经没有使用,还维持其历史风貌,后期规划需要对其进行修缮还原。

泉眼:古泉眼主要分布在用地南部,分别是泉眼1和泉眼2,泉眼1现状接近枯竭,基本上没有水冒出,泉眼2现状出水量较好,两个泉眼都维持历史原貌没有进行任何保护活动。

古树:陆家寨现状拥有古榕树48棵,树龄都在600多年以上,其中最大的一株树被村民命名为树王,胸径为10余米,树冠覆盖面积有

古桥:主要是指沿着由西向东流淌的泉水分布的2座古桥,分别为幸福桥和小桥,已有几百年历史,现状历史原貌保护较好,但是桥体局部有破损,苔藓密布,后期规划需要对其进行修复。

溶洞:规划范围内的溶洞名为千年溶洞,位于沟边寨西侧,现状溶洞内部建有砖混建筑,建筑已经废弃没有人使用,千年溶洞的入口被木材、石块封闭起,已经无法进入。

仙女盆:仙女盆位于沿着由西向东流淌的泉水旁,是因泉水冲刷岩石形成的一个直径达5米的天然石盆,现状保护较好。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陆家寨是传统的布依族村寨,村寨内的村民90%都是布依族,陆家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这是陆家寨突出的文化特色,主要包括:语言、故事及其传说、歌舞、传统乐器、饮食、服饰、传统节庆活动、婚姻习俗和承载上述活动的文化空间。

陆家寨传统布依族村寨的语言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第三土语区,当地居民现在青年人一带日常生活大多使用盘县话,村内的老人仍然沿用当地的土语。

当地的故事及其传说和歌舞及传统乐器的演奏通过口口相传的模式流传至今保护较好。

当地布依族制作的传统美食有三角粑和鸡八块等,现在当地人在重要的节庆日仍会制作使用。

陆家寨的传统节庆活动有六月六、正月十五过小年、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端午等,其中六月六最具有布依族特色,现在仍然年年举行庆祝活动,其余节庆活动与传统汉族的节庆没什么区别。

布依族婚俗至今仍以活态方式继承、以世代相传的方式传承,与村落密切相关。

当地传统的民族服饰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布依族,形成了自然环境与布依族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魅力,现状当地的男性和年轻人不怎么穿着当地的民族服饰,当地的妇女绝大部分仍然自己制作和穿着传统民族服饰。

规划范围内的文化空间主要是指促进村民之间密切联系的人缘、树缘所形成的文化空间,主要包括夫妻榕活动空间、树王活动空间和沿河活动空间,祭山田文化空间,除了祭山田文化空间被破坏外,其余文化空间现状保持较好,体现了传统的历史风貌,重要节庆日村民仍然聚集于这些地方举行活动。

三、不利影响因素分析

1、村民自建、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规划活动对陆家寨传统建筑风貌格局的破坏威胁

陆家寨的村民从20年初开始大范围进行房屋新建、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规划,在房屋整治和翻修新建过程中,建筑多采用砖混平屋顶结构,新建和改造建筑与村落传统建筑风格不协调,建筑的新建和翻修还在继续实施中,急需对其进行引导和调整,使村落的房屋建设在不破坏村落传统风貌的前提下,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2、村民对陆家寨古榕树资源的利用认识不足

榕树除了观景效果外,还具有药用价值、艺术价值。榕树属于乔木,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榕树的适应性强,耐水湿,根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大气生根,观赏价值大大提高。榕树的气根、叶片和树皮都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是陆家寨对榕树的深度开发和利用远远不足,当地村民对榕树除了观赏,没有进行有任何开发利用。

3、基础设施滞后

规划范围内的乡道,路面情况较好,但道路高差大,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村落内部的车行道为水泥路,路面情况较差,村庄内部的步行道主要水泥路、鹅卵石道路和土路,路面情况较差。现状无停车场,外来车辆和村内农用车辆以路边停靠为主。村落内没有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随意排放,用电杂乱等安全卫生隐患严重,对村落的传统风貌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4、“八音坐唱,榕古寨欢”的宣传力度不够

     陆家寨拥有千亩红枫林和古榕树48棵,树龄都在600多年以上,极具有观赏价值。陆家寨除了风景优美的自然资源,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有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八音坐唱,还有铜鼓舞、传统节日“六月六”和独具特色的美食、美服。再加上其乡间的古井、泉眼、溶洞、石桥、纯朴的村民等,形成一副现代都市人极其向往的古诗画般的乡村美景。“八音坐唱 榕古寨欢”这是一个可以塑造鲜明特色和世界级的品牌,但是陆家寨人民摸索了多年,还没有做好宣传,把品牌打响,把品牌打出去。


第三章  村落特征分析

 

一、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特征分析

1、自然古榕树群

   陆家寨的自然景观以沿从西至东流淌的泉水密集分布古榕树群和村寨内零星分布48颗古榕树为主要特征。古榕树的树龄都在600多年以上,其中最大的一株树被村民命名为树王,胸径为10余米,是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

2、群山连绵、泉水蜿蜒

    陆家寨村的选址颇具匠心,位于格所河边上,三面环山,东隔格所河与龙云山相望,南与垤腊山相连,西倚雨那洼山作为屏障,北面开敞。村东和村北山丘梯田连为一体,南面则是通商要道,这样,从陆家寨村的选址可看出以农为本,同时注重交通便利和商业发展。规划范围有多个泉眼,泉水密布规划用地。

3、梯田景观

    陆家寨选址三面环山,从古至今当地村民以农为本,农民开山设田,形成了大面积的依照地形起伏形成设置梯田景观,万亩良田立于山中。

3、红枫林

与规划范围内成群分布的古榕树相呼应,在规划范围东、西两侧山体上分布有万亩的红枫林。红枫林与榕树群共同构成了内外呼应、阴阳契合的自然景观序列。

二、村落传统格局特征分析

1、以农为本,注重交通发展

陆家寨村依山而建,由南向北逐渐升高,然高差不大,形成一条风水通道,迎合了陆家寨村东北环山的地形环境,陆家寨村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村寨,传统村落格局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传统村落内各个村组以分居的形式散落在村寨内主要交通性道路旁边,各个村组周边分布有溪流和耕地,方便农耕和交通出行

2、民居分布、树伴人家

陆家寨村民居主要是分居式,民居的规模不一样,类型丰富。民居的周边零散的分布有古榕树,古树民居相互对应,形成树伴人家的独特格局。

三、传统建筑特征分析

布依族人崇尚自然,建筑喜傍水而建,陆家寨村的民居建筑沿山间河流随山势布局,村落内建筑形式丰富,既有年代久远的木构民居,也有近几年修建的砖混结构建筑。规划范围内保存的传统建筑较少,建筑共147栋,明清及明清以前的建筑共10栋,占总建筑的6.8%,民国时期的建筑10栋,占总建筑面积的6.8%。现状传统建筑的质量较差。

1、传统建筑特征

木构民居布局较灵活,有的顺应地势采用吊脚楼形式(不在本次规划范围内),有的为建于平地石板之上的穿斗式建筑,木构建筑由于破损严重,现大多用来堆放杂物和饲养牲畜。现状传统建筑的建筑质量较差。

村寨还保存下来12个粮仓,其中木结构的5座,分别是 L-1粮仓、L-6粮仓、L-4粮仓、L-10粮仓和L-11粮仓;混凝土结构的7座,分别是L-2粮仓、L-3粮仓、L-5粮仓、 L-7粮仓、L-8粮仓、L-9粮仓和L-12粮仓

2、典型建筑

 陆氏民居:位于大寨中部,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陆家寨村保存较完好的传统建筑。建筑保留了传统的木结构构造,堂屋两侧房间的外墙后期采用石砖围护。主体建筑设有两层,下层供人居住,上层堆放杂物,房屋为三开间穿斗式木结构,坐西北朝东南,悬山式坡屋顶,覆青瓦,正脊两侧鳌尖并中设腰花。院落东、西层分别有一栋厢房和一座粮仓,厢房现用作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粮仓依然正常使用。

粮仓:陆家寨村现存保留下来12座粮仓,这些粮仓均紧邻民居一侧修建,四角柱子落地,底层架空,粮仓壁板穿过立柱两侧的板槽,横向插入,形成箱式的储藏空间。年代比较久远的粮仓多采用悬山式坡屋顶,新建的粮仓采用混凝土材质的平屋顶。

四、历史环境要素特征分析

古桥:主要是指沿着由西向东流淌的泉水分布的2座古桥,分别为幸福桥和小桥,2座古桥均为石砌拱桥,拱桥与周边榕树相互融合,与周边的溪水、村寨共同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两座古桥已有几百年历史,现状历史原貌保护较好,但是桥体局部有破损,苔藓密布,后期规划需要对其进行修复。

泉眼:古泉眼主要分布在用地南部,分别是泉眼1和泉眼2,泉眼1和泉眼2是有周边山体流出的山泉水形成的自然泉眼,泉眼周边泉眼1现状接近枯竭,基本上没有水冒出,泉眼2现状出水量较好,两个泉眼都维持历史原貌没有进行任何保护活动。

古井:主要是指沿着由西向东流淌的泉水分布的2口古井,分别是古井1和古井2,古井1现状在其旁边新增了一个水池,村民在夫妻榕活动空间举行活动时,会在水池旁进行祭祀活动。古井2已经没有使用,还维持其历史风貌,其结构构成、选择特点、施工工艺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后期会对古井本身进行修缮维护,对古井周边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古树:规划范围内拥有50余株古榕树,树龄都在600多年以上,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径为10余米,树冠覆盖面积有1641平方米,树冠形如巨伞,高20余米,树茎根须发达,盘根错节,树上生树,茎上緾藤,长满苔鲜的巨形树根形如巨蟒在树下盘卧,是村寨中农闲纳凉、休闲,青年男女“赶表”、“摆样梭”的好去处。村寨内部不存在乱砍乱伐的情况,古树现状保护较好。

溶洞:规划范围内的溶洞名为千年溶洞,位于沟边寨西侧,千年溶洞是自然形成的历史景观资源,现状溶洞内部建有砖混建筑,建筑已经废弃没有人使用,千年溶洞的入口被木材、石块封闭起,已经无法进入。 后期会对其进行规划改造,营造一个独特的溶洞景观。

仙女盆:仙女盆位于沿着由西向东流淌的泉水旁,是因泉水冲刷岩石形成的一个直径达5米的天然石盆,现状保护较好。后期对其进行规划改造,营造一个独特的自然景观。

五、非物质文化活动特征分析

陆家寨是传统的布依族村寨,村寨内的村民90%都是布依族,陆家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这是陆家寨突出的文化特色,主要包括:语言、故事及其传说、歌舞、传统乐器、饮食、服饰、传统节庆活动和承载上述活动的文化空间。

1、语言

陆家寨传统布依族村寨的语言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第三土语区,当地居民现在青年人一带日常生活大多使用盘县话,村内的老人仍然沿用当地的土语。

2、故事及其传说

当地的故事及其传说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模式流传至今保护较好。当地较为著名的传说如下:

据传布依族的始祖“盘古”发明了水稻的栽培技术,但因孤单一身,日子过得十分清苦,一次偶然的机会,盘古认识了海龙王的女儿,相互间产生了爱情,并结发为夫妻。婚后,他们恩恩爱爱,男耕女织,日子过得甜蜜美满。一年后,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新横。新横从小聪明伶俐,但因年幼,一次冒犯了母亲,母亲气愤地回到了龙宫,不再回到人间。盘古无法,只好又取了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儿子。有一年的六月初六这天,盘古命终归西。盘古死后,尽管新横辛勤劳动,却受到后母的百般虐待。新横忍无可忍,上了天庭控告继母,并发誓要全部毁掉亲手栽培的水稻秧苗,断绝继母生路。继母得知新横的想法后,惶恐万分,向新横乞求,表示只要他不毁坏庄稼,就把他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还决定每年的六月六这天,杀猪宰牛、包粽子供奉盘古。从此以后世代相传,就形成了现在的“六月六”这个重大的节日了。

3、歌舞及乐曲

当地歌舞及传统乐器的演奏通过口口相传的模式流传至今保护较好。

(1)铜鼓舞

铜鼓是陆家寨布依族同胞非常珍贵的传世乐器,一般放在村寨中最有威望的长辈家中保管着,多用于祭祀或丧葬等隆重仪式之中,平时不能任意敲打,有重大事情时,要有专人负责敲打,其他人不能乱动和敲打,用完后,要立即送回收藏保管。用户要给收藏保管者一只雄鸡一斤酒作为答谢。抬铜鼓时不能见天,要用红布遮盖。铜鼓在这一带,有许许多多的传说。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铜鼓可以随时展翅飞到有龙的水潭中和龙王打架,打败了就飞回原处,如果打胜了就占据龙潭为王,不再现身飞回原处,人们为了不让其任意飞走,就将其中一只耳朵敲掉,由四耳变成三耳了,所以,现在所珍藏的和看到的铜鼓大多只有三只耳朵。这个故事,它寄托了布依人无比珍惜铜鼓之情。这里的铜鼓,据有关文物专家考证,是隋唐时期的铜鼓,铸造工艺非常精巧,鼓面有许多绚丽的花纹,中空无底,鼓身分为胸、脚两部分,条形的耳上有小孔。它主要是一种打击乐器,主要用于打击,它与木制皮鼓、钹、锣一起合奏表演,也可以单独演奏。

铜鼓舞的表演有固定的乐调,即铜鼓调或叫鼓谱布依语叫“温云”,主要是随着乐调打击铜鼓,八个汉子手执其它乐器随着铜鼓声调激昂起舞,有时列队跳,有时叉花跳,有时要沿场跳、上前退步跳,招脚、宛脚夫、趴跳等动作,在跳动过程中,动作复杂,但变换整齐,明快毫放,十分壮观。

(2)八音坐唱

2006年5月20日,“八音坐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陆家寨特有的文化资源。

“八音坐唱” 又叫“八音坐弹”是陆家寨规划范围内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族曲艺。演奏乐噐分为吹管、拉弦、弹拨、打击四类的月琴、二胡、铜锣、皮鼓、铜钹、竹笛、唢呐、木叶等八件,由八位布依族传人同时演奏,在寨子古老大榕树下合奏。每逢喜庆佳节,布依族的八名乐手就要以“八音坐唱”的形式演奏喜庆曲子 ,寄托对祖先的怀念,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奏八音,旋律流畅,八音齐鸣,古朴典雅,各具特色。于依山傍水的秀美山村,倾听其曲,如天籁之音。微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恍入世外桃源。

布依族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它深深扎根于布依族群众之中,具有鲜明的布依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可以说,八音坐唱既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曲艺宝库中的瑰宝。

4、传统节日

   六月六: 陆家寨传统节日较多,比较有布依族特色的节日是六月六。六月六是陆家寨村布依族村寨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也称布衣歌节。农历初六这天一大旱,整个山寨象过春节一样,家家户户集中杀猪宰鸡,包棕籽,有的还要杀牛,汇聚在夫妻榕榕树下祭祖、拜神,祈求幸福安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万亊如意、心想事成。“八音坐唱” 伴随铜鼓声调在寨里激昂回荡,村民跳起明快豪放的铜鼓舞;未婚青年男女则以歌为媒,以舞为红线,互定终身,欢歌如潮,热闹非凡。

5、恋爱婚姻

“赶表”是布依男女青年流行的公开社交活动,对未婚青年来说是寻找恋爱对象,对已婚青年,如果他们对父母包办婚事是满意的,那是为炫耀自己的唱歌才能,否则就是表示自己对封建婚姻的控诉和反抗。这种以对歌为主要形式的赶表活动,男方叫“浪哨”,女方叫“估场”(玩耍之意),赶表中,除唱情歌外,还有唱苦歌,告状歌和逃婚调等。时间一般在传统节日或散集后,青年人留下来,戴头帕的姑娘和小伙子分别站两旁,互相物色意中人,中间的媒介人叫“银雀”,某小伙子相中了一个姑娘,他的“银雀”就带着礼物“飞”到女方身旁,唱起“浪哨歌”。

如果姑娘同意,便回眸一顾,在其它小伙子的一片“呵嗬”声中和大家的目送下,男女双方走出人群,上山对歌,有的还吹木叶,男吹女唱十分和谐。双方了解感情后,征得父母同意,便可举行婚礼。

布依人结婚只是一个形式,并不“坐家”(男女双方不同居)。新娘接来后整天忙碌操持家务,晚上织麻纺纱、直到深夜,从不主动进洞房,若有小姑者新娘就赖着和小姑睡,没有小姑的便挤着和婆母睡。这时,婆母和妯娌便强将新娘推推拉拉地送进洞房。不论新娘对丈夫是否满意,大都如此,新娘三、五天后又重回娘家。这种戏剧性的生活,直到新娘身怀有孕才告终。这时新娘才在丈夫家住下,称为“坐家”。于是新娘便戴上“假壳”表示少女恋爱时期结束,少妇当家理业时期开始。

布依族人结婚一般要经过:相识、定情、提亲、定亲、迎娶和回门六个过程。相识不是通过媒人,而是通过对歌的方式来相识的。迎娶的举行时间一般在农闲时节,春节前后。

6、传统美食

  (1)三角粑(仲粑)

     三角粑又叫“仲粑”,是布依人最为喜欢的一道美食,一般在每年的传统节日里才做来食用,如“五月端午(阳)节”、“六月六”、“六月二十四”等节日,选用上好的竹叶,洗净包上最好的糯米、在水里泡上一段时间,上火蒸熟就可食用。现在的做法还包有肉、花生、核桃等。布依族包三角粑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传说在洪武年间的调北征南时,布依族的军队在攻打普安的普纳山时,而在后方家中的老人妇女们考虑到前线亲人的吃饭难问题,大家在一起纷纷献计献策,决定用煮熟的糯米饭用竹叶包好,用褡裢装好送往前线给士兵们食用,这样既方便又省时,可以一边打仗一边一口一个地食用。

    (2)鸡八块

     布依族人民有一道待客的传统主菜鸡八块,这道菜不知源于什么时代,是布依族人民宴请宾客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主菜。

     “鸡八块”即:鸡头一块、鸡翅一块、两翅膀两块、鸡胸一块、两腿两块、加上鸡杂一共为八块。主要是表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祝福客人万事如意,每一块都有一样吉祥的含意,是反映布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鸡八块”的含意是:鸡头带脖子是指雄鸡报晓、吉祥如意;鸡翅是杰出展翅、出类拔萃;鸡翅膀是展翅高飞、鹏程万里;鸡胸是胸有成竹、深谋远虑;鸡腿是脚踏实地、不务虚名;鸡杂是不论不类、不登大雅。宴客时,要根据“鸡八块”各自不同的含意,由主人依次敬给主次客人享用,客人如说不出理由来,一般不要推辞,一般的敬客是主客用鸡头,其次用鸡翅,再次用鸡翅膀、鸡胸、鸡腿。主人则用鸡杂,表示自谦。意为席上没有什么可口,好的酒菜用来招待远方的客人。

7、传统手工业

     (1)刺绣

     居住在古村寨里的布依女人个个都是能工巧匠,这里的姑娘们的纺织、刺绣和剪纸的工艺都是比较精致的,图案栩栩如生,工艺非常精湛。从小就要学起,妇女们善于纺织、刺绣,他们心灵手巧,从种棉、麻到纺纱织布,样样都会。刺绣的物件主要用于花边,袖口、花鞋、帐檐、围腰和背兜带等。在这些刺绣品中,他们最为珍贵的是背兜带,特别讲究刺法,要求对衬工整,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做成,要在非常有经验的人指点下才能完成。布依姑娘一般在谈恋爱时就开始准备,要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生活愿望用一针一线天长日久地刺绣成精美的图案,一般用红、绿、黄、蓝等色的丝线和棉线,挑刺在青蓝或深蓝的布底下,精心地编制成各种美妙的花纹图案,他们的工艺品大多取才于生产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自然景观或动植物等,主要有绚丽的花朵、云彩、蝶、山、水、人、鱼、飞禽走畜等等。

    (2)纺织

纺织是将备好的花条系在纺纱机上摇、拉成锭,把线锭回成线圈,脱下线圈用清水浸湿后,再放入白米浆中煮二小时左右,然后取出挂于长竹竿上风干。这样上浆的目的,是使棉线增强拉力和挺度。线风干以后,就拿套在线架上回裹在滚筒上成线锭,再把线锭一个一个排列在线架上进行牵引。要做多长多宽的布,牵引时,根据纱锭多少和棉线根数来决定。牵引的这些线都是经线,经线的多少决定布的宽窄和厚薄,经线历来都是偶数线头,不要单数,这是筘门固定好了的。竹筘中有360、384、408、432、456、480根线头几种规格。选定筘门后,就把经线一根一根地进行钻筘上帘,随即将全部经线裹在滚轴上,然后装机纺织。

8、传统服饰

布依族男人喜欢穿蓝、青、黑、白的颜色。男青年喜欢穿自纺自织的短衫对襟衣;年过半百的老人,在传统节日或外出做客时,喜欢穿长袍,头缠五尺左右的帕子,腰系青布腰带,脚穿象鼻鞋,手提长乌木烟袋。

妇女的服饰陆家寨与其他布依族村寨的服饰已大有改变,所保存的传统服装也较鲜艳。传统服装一般是八幅长裙,裙脚是用红丝线织成的,再用棉线纺织成较细的花纹图案,走起路来裙袜飘舞,姿态婆娑。腰间系着青、蓝布带和满口绣花小围腰,头缠八尺白色帕子,脚穿满帮绣花尖尖鞋,身穿绿、紫色缎子衣服,胸前和认领都镶上绣有龙、凤、虫、鸟等各色有花边。

未婚青年,喜欢穿白色上装,外套一件无袖有斗底花纹的青色外衣,内外长短一致,黑白分明,十分素雅好看,有的还在袖口上镶二寸的黑蓝底绣花边。头发梳成半圆形状,额上系一条白布带,带上订有两排小饰物,这些服饰一般要在重大节日,婚丧嫁娶时才拿出来穿。这一身服装再佩上一串传统的金银首饰,如:空心泡花、龙头、银手镯、银项圈、耳环、戒指等,这样就更加美观大方,更加亮丽俊俏了。一般在生产生活中穿的是改进过的,上装为青、蓝色大襟衣,腰系小围腰,头带白、青色帕子或毛巾,下装是一般长裙或长裤。

9、文化空间

规划范围内的文化空间主要是指促进村民之间密切联系的人缘、树缘所形成的文化空间,主要包括夫妻榕活动空间、树王活动空间和沿河活动空间,祭山田文化空间,除了祭山田文化空间被破坏外,其余文化空间现状保持较好,体现了传统的历史风貌,重要节庆日村民仍然聚集于这些地方举行活动,规划将对祭山田文化空间进行修复还原。

六月六的主要庆祝活动主要在夫妻榕活动空间,也会在沿河活动空间举行一些仪式。

三月三祭山神,祈福风调雨顺的活动,一般树王活动空间开始,沿着主要交通要道开展,经过沿河活动空间,最后到达夫妻榕活动空间,这一个路线内,在不同的地点都会举行一些相应的活动。

 

 

第四章  价值评估

一、村落历史价值评价

陆家寨作为一个传统村落,保存了贵州布依族村落相对完整的、真实的历史遗存,同时附带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完整的体现了当地传统民风民俗,见证了自明清代以来该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二、村落文化价值评价

陆家寨巧妙布局的村落建筑和万亩良田,拥有百年古榕树群,拥有榕树村的美称,构成的人树田相依的生存环境,体现了以农为本,与树相依的文化特征,拥有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做唱,拥有布依族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古老文化和娱乐活动。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传统乡土聚落与自然生态共生的典型表现。陆家寨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存,是布依族文化和古树文化的活载体。

三、村落艺术价值评价

陆家寨以农为本,人树相依、屋树相伴的场景,展现了典型的乡里人家概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艺术家创作基地氛围,得到了摄影家、画家和诗人的高度赞誉,2011年陆家寨被命名为盘县“文学、艺术、美术、书画”创作基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村落科学价值评价

陆家寨具有完整的家谱体系,48古榕树,每颗至少存活600年,是植物活化石,村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建筑与山坡地形契合巧妙,建筑与山水的关系和谐,在历史记录、植物科学、民族文化和民族服饰的研究、民族乐器的演奏、建筑选址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五、村落社会价值评价

陆家寨是一个传统布依族村寨,绝大部分居民以布依族为主,其具有的传统布依族文化,得以保存及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六、村落经济价值评价

陆家寨现状支柱产业为种植业,没有其它产业,只能靠种养殖业和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传统农业仍是全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增收渠道十分单一。但是陆家寨有独特的布依族文化,梯田景观,万亩红枫林等自然景观,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内在条件,随着其旅游业的发展,地方经济价值将得到极大的发展。


第五章  保护对象认定

一、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要素

陆家寨村的选址颇具匠心,位于格所河边上,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开敞。村东和村北山丘梯田连为一体,南面则是通商要道,这样,从陆家寨村的选址可看出以农为本,同时注重交通便利和商业发展。

    陆家寨从古至今当地村民以农为本,农民开山设田,形成了大面积的依照地形起伏形成设置的梯田景观,万亩良田立于山中。陆家寨的自然景观以沿从西至东流淌的泉水密集分布古榕树群和村寨内零星分布的古榕树为主要特征,与古榕树相互呼应,在规划范围东、西两侧山体上分布有万亩的红枫林。红枫林与榕树群共同构成了内外呼应、阴阳契合的自然景观序列。

二、村落传统格局要素

     陆家寨中的村民历代以农为本,注重交通发展,该村民居主要是分居式,规模不一、类型丰富。民居的周边零散的分布有古榕树,古树民居相互对应,形成树伴人家的独特格局。

三、历史建筑

陆家寨内无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前期调查,规划确定的历史建筑20处分别是:第15号建筑、第17号建筑、第23号建筑、第29号建筑、第34号建筑、第37号建筑、第47号建筑、第48号建筑、第49号建筑、第50号建筑、第52号建筑、第55号建筑、第60号建筑、第65号建筑、第69号建筑、第73号建筑、第86号建筑、第94号建筑、第100号建筑、第105号建筑。

四、传统风貌建筑

    陆家寨拥有21处传统风貌建筑,第17号建筑、第24号建筑、第26号建筑、第30号建筑、第32号建筑、第33号建筑、第34号建筑、第35号建筑、第41号建筑、第47号建筑、第49号建筑、第52号建筑、第53号建筑、第57号建筑、第58号建筑、第63号建筑、第65号建筑、第67号建筑、第71号建筑、第91号建筑、第155号建筑。

五、粮仓

村寨还保存下来12个粮仓,其中木结构的5座,分别是 L-1粮仓、L-6粮仓、L-4粮仓、L-10粮仓和L-11粮仓;混凝土结构的7座,分别是L-2粮仓、L-3粮仓、L-5粮仓、 L-7粮仓、L-8粮仓、L-9粮仓和L-12粮仓

六、历史环境要素

规划范围内历史环境要素丰富,现有古井2口(古井1、古井2),泉眼2个(泉眼1、泉眼2),古树48棵(都为古榕树),古桥2座(幸福桥和小桥),溶洞1个(千年溶洞)和仙女盆

七、非物质文化活动线路及场所

陆家寨的非物质文化线路主要围绕夫妻榕活动空间、树王活动空间、沿河活动空间、祭山田文化空间(已破坏)和主要的交通要道展开,具有典型的人缘、树缘文化空间特点。

六月六的主要庆祝活动主要在夫妻榕活动空间,也会在沿河活动空间举行一些仪式。

三月三祭山神,祈福风调雨顺的活动,一般树王活动空间开始,沿着主要交通要道开展,经过沿河活动空间,最后到达夫妻榕活动空间,这一个路线内,在不同的地点都会举行一些相应的活动。

八、村域传统资源

陆家寨的村域资源相对集中且丰富,具有悬岩、陡壁、奇峰、清泉、格所河、红枫林、古榕树、自然林、传统村寨等类型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相对集中地分布在陆家寨核心保护范围内、其中的万亩红枫林集中连片,世所罕见,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第六章  保护区划

一、保护区划

在分析和研究其价值特色的基础上,根据现存文化遗产和的分布情况、完整程度,采用“整体保护,分区对待”的原则,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的相关规定,本规划将陆家寨保护界限划定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

1、核心保护范围:本次规划范围内的核心保护范围有2个,核心保护范围一,包含沟边组、陆家寨组和古榕树群及其周边景观,北至夫妻榕文化空间,南至小桥以南10米,以东包含整个沟边组,以西包含整个陆家寨组,核心保护范围一面积为4.3公顷;核心保护范围二,包含大寨组及其周边景观,北至新建停车场,南至树王文化空间,以东包含整个大寨组,西至主要车行道以西30米,核心保护范围二面积为2.3公顷,整个核心保护范围的面积为6.6公顷。

2、建设控制地带:是指为保护陆家寨的历史环境景观,针对陆家寨核心保护范围外的村庄建设用地建设划定的控制区域,西侧以主要车行道以西25米为界,北侧以泉水向北220米为界,东侧以格所河以西60米为界,南侧以树王活动空间以南25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25.9公顷。

3、环境协调区:是为最大限度保护陆家寨的整体历史环境景观,本次规划将环境协调区扩大至整个陆家寨的村域范围以更好保护传统村落自然景观格局。东隔格所河与龙云山相望,南与垤腊山相连,西倚雨那洼山作为屏障,环境协调区面积为:422.5公顷。

二、分类保护控制措施

1、核心保护范围的保护控制措施

核心保护范围以保护与修复为主,对区内建筑实行局部改造和内部更新,确保区内建筑、街巷及空间环境要素不受破坏,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对于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对部分建筑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修缮。对于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风貌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对部分建筑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改缮。对于核心保护范围内的风貌较不协调建筑和,必须按照当地的传统建筑形式进行整治。区内现有影响历史古迹及村落原有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坚决拆除,且保证满足消防要求。

在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等与村落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A、根据“抢救第一”的原则,首先修缮毁坏较严重的重要历史建筑,并做好详尽的修缮记录。

B、对本区内所有与村落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应进行整治。

C、对于传统民居,允许村民重新装修内部,改善厨房、卫生间、淋浴等设施,但不得改变建筑外观和院落格局。

D、禁止使用与村落环境不协调的现代门窗式样,禁止使用与古村不协调落不协调的店招、灯箱等装饰。

E、为了改善村落景观,该区域的重要地段管线入地。

F、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古树名木、水系、梯田和宅旁菜地都是古村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保护。

G、核心保护范围内禁止外来游览车辆进入,统一停放在核心保护范围北侧的停车场内。

H、清理并保护该区内的空置地,若需修建,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其外观造型和空间格局必须与传统村落的风貌相协调。新建、改建建筑层数不超过2层,建筑高度不超过6米,且不遮挡后面的建筑。

2、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控制措施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建设并重,主要用以控制保护区周围的环境,使区内的建设活动不对村落造成干扰。区内的新建或更新改造建筑要延续历史风貌特征,必须按照当地的传统建筑形式进行建造和改造。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批准、审核后方能进行。整个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筑应鼓励按照二到三层传统民居形式进行建造,禁止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任何新的建设行为,对不符合要求的己有建筑,应停止其建设活动,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予以改造或拆除。

A、新建建筑应遵循传统村落的格局和尺度,与传统民居相协调。建筑色调与环境融合,建筑风格需符合地方特色。建筑层数控制在3层以下,建筑高度控制在10米以内。不得破坏传统街巷格局、空间尺度,不得遮挡古村落与周边环境要素的视线通廊。

B、建设控制区与核心保护区街巷有对景关系的建筑,其体量、色彩、材质要保证景观的延续性。

C、建设控制区内的少量历史建筑仍需按照核心保护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模式进行保护,其功能可以相应调整,内部设施可以改善。

D、保护好古村落的生态环境,防止水系污染,维护古村落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

E、建设控制区内的古树名木、水系、梯田和宅旁菜地都是古村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保护。

3、环境协调区保护

环境协调区以建设发展为主,区内建筑要与整体历史环境尽量协调一致,不产生明显的视觉冲突。保护山体、河流等地形地貌,增加绿化抚育力度,恢复植被,不得进行开山挖石、挖土的活动。

(1)应加强区域内植被的种植与保育,注重周边山体环境与景观,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供一个良好的保护屏障和绿色背景。

(2)环境协调区内,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景观建、构筑物和新建、改扩建民居的活动,必须经过专业部门设计并报管理部门审批。

(3)环境协调区内要严格限制各种有污染和不良环境影响的建设。


第七章 保护措施

一、村域传统资源保护

陆家寨的村域资源相对集中且丰富,具有悬岩、陡壁、奇峰、清泉、格所河、红枫林、古榕树、自然林、传统村寨等类型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相对集中地分布在陆家寨核心保护范围内、其中的万亩红枫林集中连片,世所罕见,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1、山体保护:重点保护垤腊山、雨那洼山等山体。对周边群峰进行整体保护,取缔部分沙石厂,对山体植被进行恢复及保护。不得人为破坏植被,严禁开山、伐林等人为活动。

2、水系保护:加强对村域内的河流—格所河和村寨内的溪流、泉水的保护,注意保持水域环境的清洁,避免水体污染。加强河岸的绿化与美化,打造滨水休闲环境。

具体保护措施:

(1)河道使用功能包括排洪、取水和水景观等。

(2)河道应保障使用功能,满足村庄生产、生活及防灾需要。严禁采用填埋方式废弃、占用河道。

(3)严禁在河道内倾倒垃圾、建筑渣土。

(4)村寨内部或临近村庄的水体可结合村庄布局进行景观建设,包括修建水边步道、开辟滨水活动场所、局部设置亲水平台及修整岸边植物等内容。

3、红枫林保护:红枫林作为村域独特的景观资源,必须保持监管力度,加强区域内植被的种植与保育,注重周边山体环境与景观,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提供一个良好的保护屏障和绿色背景。

4、古榕树保护: 古榕树是村域的重要自然资源,对其的保护应该采取一般养护与特殊养护相结合的办法,平地设立围栏,山地砌垒树池。人流密度大的位置,要注意加强监管,禁止各种形式的污染和破坏。对于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必须事先采取防护措施。另外还需定期检查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在古树名木根系分布范围内,严禁设置厕所和污水渗沟。不准在树下堆放物料、沤肥和倾倒垃圾。  

5、景观植被保护:保护村域内的大树和自然林,严禁砍伐、截枝、搭建和损坏树木,发动鼓励群众参与到景观植被的保护中。

6、景观梯田的保护:梯田作为村域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村域发展过程中,不得破坏梯田的貌的完整性和层次,重点保护稻田的空间格局,不得违反规划要求随意占用农田进行建设活动,使之保证梯田与周边山水构成的整体格局。

7、古村寨、传统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详见相关章节。

二、村落传统格局保护与整体风貌控制措施

陆家寨古树民居相互对应,形成树伴人家的独特格局。对于陆家寨整体村落格局保护,必须采取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措施,对村落整体格局和环境进行保护与控制:一方面对体现陆家寨传统空间特色的要素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对影响陆家寨风貌特色的新建因素实施控制与引导,从而达到保护与发展的整体协调。

陆家寨整体风貌主要由村落建筑、道路、街巷、古榕树、山体、水体和梯田组成,规划对村落的整体风貌进行保护和控制,对村落呢建筑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统一的修缮和改善,对建筑高度严格进行控制,防止建筑对村落的整体风貌造成破坏,对道路和街巷进行硬化,但路面的材质、色彩应与村落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对古榕树、水体、梯田和山体应按照本规划的措施进行保护和控制,不得对村落的整体风貌造成破坏。

(1)保护村落传统范围与轮廓:村落建设不能无序蔓延、新建区应与核心区有景观隔离或缓冲措施。

(2)护村落传统肌理与风貌:维持各街巷的分布、走向、宽度、空间节点等不得改变;保护街巷的传统风貌,包括其界面、铺装材质与形式等。

(3)维持文化空间的传统形态与功能,设置新的文化空间采用分散的、小规模的、多样化的形式。文化空间内建筑小品的布设在风格、材质、色调、体量等方面与周围环境协调。

(4)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并结合现实的可行性,进一步整理和塑造一般性街巷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并强化街巷、空间的标志系统。

(5)村庄耕地——梯田是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村庄内耕地的保护,村庄建设沿现有肌理往空地处发展,避免侵占耕地。

(6)维持村落主要天际线:根据村落整体风貌特征分析的成果,控制建构筑物的高度,主要植被的种类和位置等。

(7)建筑格局和风貌的具体保护控制措施详见建筑的保护措施。

三、建筑保护措施

1、现状建筑分析

现状建筑多为居住建筑,有少量的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

现状建筑层数以1层为主,部分建筑层数为2层,少数建筑层数为3层。

现状建筑中,历史建筑主要指建平地石板之上的穿斗式建筑,具有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民居建筑,其余与传统风貌较协调的建筑均为传统风貌建筑,因近几年自建和危房改造等方式在原址上新建的砖混平屋顶结构房屋较多,针对部分与当地建筑风格不协调的砖混材质的建筑,将这些建筑定义为不协调建筑。

2、建筑保护和整治模式分析

陆家寨的建筑整治依据其历史价值、建筑风貌、建筑质量,分别采用以下方式保护或整治方式。

(1建筑保护和整治模式分类

通过对现状建筑的分析,将现状建筑的保护分为五类,分别为修缮类建筑、改善类建筑、保留类建筑、整治改造类建筑和拆除类建筑。

A、修善类建筑

修善类建筑是对历史建筑和建议历史建筑对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所进行的不改变外观特征的加固和保护性复原活动。对于此类建筑,不允许改变这类建筑的外立面原有的特征和基本材料,必须按照原有特征、使用相同材料进行修复,凡露明可见部分均应使用与原有建筑材料相同或相近的材料进行局部的修复,做到修旧如故,并有可识别性,且做好详尽的修缮纪录,防止大拆大建和大面积的更新。对于原有构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历史上干预形成的不安全因素,允许调整结构,包括增添、更换少量构件,改善受力状况。凡是有利于古建筑保护的技术和材料均可采用,但具有特殊价值的传统工艺和材料必须保留。修缮应是可逆的,即加建部分、改建部分、构件更换部分都应可以去掉而不损害原有的部分。建筑内部可以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厨卫设施,从而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适应社会的和谐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任何改造措施都必须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批,不得改变建筑外观和院落内的格局。

B、改善类建筑

改善类建筑是指对于传统风貌建筑,应保持和修缮外观风貌特征,特别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细部构件和装饰,其内部允许进行改善和更新,以改善居住、使用条件,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

C、保留类建筑

保留类建筑主要是指对于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的其他建筑,其建筑质量评定为好的,可以作为保留类建筑。规划亦需对其进行保护。

D、整治改造类

整治改造类建筑主要那些与传统风貌不协调或质量很差的其他建筑,建筑结构损坏或采用影响传统风貌的材料的建筑,规划对其进行建筑加固维修,但应严格保持建筑原有型制与形式。对于质量较好,立面完整,没有采用破坏传统风貌材料的建筑,可维持现状。对于质量较为完好,建筑局部损坏或采用影响传统风貌的材料的建筑,对于建筑立面经过了改动和采用现代的材料和手法的建筑,要对其立面进行整治,力求恢复其传统风貌,整治中要采用传统的手法和材料,力求做到原汁原味,建筑内部设施和空间布局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做相应改动。

E、拆除类建筑

保护区内的建筑,如视觉影响严重,不易通过整治的方式而达到和传统风貌协调的目的,且价值不大,要选择拆除的方式。由于种种原因在短期内无法拆除的,应暂时维持现状,等条件成熟时拆除。逐步拆除重要传统建筑院落内临时搭建的厨房、厕所等建筑。村内的违章建筑,可以结合村落的整治,逐步拆除。

3、建筑高度控制及视廊保护

(1)建筑高度总体控制

陆家寨历史建筑绝大多数为一层少数为二层,本次规划规定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高度保持现状。

核心保护范围新建建筑层数不得超过二层,建筑高度不得超过6米,建设控制地带新建建筑层数不得超过三层,建筑高度不得超过9米,且新建建筑不得遮挡后面的建筑,不得破坏传统街巷格局、空间尺度,不得遮挡古村落与周边环境要素的视线通廊,并应符合相关的规范。

(2)传统建筑四周建筑的高度控制

在统一高度控制之下,同时要保证传统民居等重要历史建筑周围环境保持传统风貌,这些建筑四周建筑的高度,应根据视觉等方面的要求另行规定。

(3)视廊保护

保护陆家寨的各条巷道的视廊,保证这些视廊的效果;保护周围山体的绿化和古榕树,保护村庄周边的梯田风光;保护从古村寨欣赏陆家寨的视觉效果;保护从山的对面欣赏陆家寨的视觉效果。

四、古树保护

古树名木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被誉为当代文物的活化石,其所蕴藏着的丰富政治、历史、人文内涵资源,各种传说、故事,让这些绿色瑰宝及其人文资源得以广泛传播,对丰富人文环境、科学研究、弘扬生态文化和开展旅游事业都有重要意义。

陆家寨的48颗古榕树,其科学与保护价值更是不言而喻。榕树除了观景效果外,还具有药用价值、艺术价值。榕树属于乔木,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榕树的适应性强,耐水湿,根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大气生根,观赏价值大大提高。榕树的气根、叶片和树皮都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在一代代勤劳而朴实的布依族人的精心呵护下,这48颗古榕树被很好的保护了下来,而且生长良好。为更好的保护好古榕树资源,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

1、制定相关的保护规定及文件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定古树、大树和名木的保护性规定和相关文件,使对古榕树的保护有据可依。

2、完善资源档案,实行动态监测

在普查的基础上,对陆家寨的古树名木建档立案,形成完整的资源档案。要结合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古树名木的动态监测体系,定期对陆家寨的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保护现状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

3、发布保护名录,设立保护标志

依据普查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古树名木名录,并对每棵古树名木设立保护标牌和石碑,明令保护。

4、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复壮管理

根据古榕树的生长情况,制定和采取复壮管护措施,确保其健康生长。同时,要积极开展对古榕树的复壮技术研究,为其复壮管护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5、培育后备资源

在保护陆家寨现有古树名木的同时,积极开展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的培育工作,增加古树名木的后备资源。

6、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

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陆家寨古榕树的的宣传力度,使村民和广大游客了解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形成热爱古树名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7、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成效

在盘县政府、保基乡、林业管理部门以及陆家寨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具体指导下,落实职责,明确任务,具体落实到户落实到人,签订保护管养责任书,提高保护管理的成效。

六、古井保护

村庄内现有古井2口,分别是古井1和古井2,古井1现状在其旁边新增了一个水池,村民在夫妻榕活动空间举行活动时,会在水池旁进行祭祀活动。古井2已经没有使用,还维持其历史风貌。

陆家寨内古井的水源都为山泉水,首先保护水源,对古井1,进行历史原貌恢复改善周边环境,并在周围植花种树,形成村落内部的一处景观。对古井2,进行周边环境整理,并在周围植花种树,形成村落内部的一处景观。

七、泉眼保护

古泉眼主要分布在用地南部,分别是泉眼1和泉眼2,泉眼1和泉眼2是有周边山体流出的山泉水形成的自然泉眼,泉眼周边泉眼1现状接近枯竭,基本上没有水冒出,泉眼2现状出水量较好,规划确定仍然保留泉眼1的自然原貌,作为一个自然景点,泉眼2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整理和改善,形成泉眼景观节点。

八、古桥保护

古桥主要是指沿着由西向东流淌的泉水分布的2座古桥,分别为幸福桥和小桥,2座古桥均为石砌拱桥,拱桥与周边榕树相互融合,与周边的溪水、村寨共同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两座古桥已有几百年历史,现状历史原貌保护较好,但是桥体局部有破损,苔藓密布,后期规划进行修复还原,对其表面进行整理。

九、溶洞保护

规划范围内的溶洞名为千年溶洞,位于沟边寨西侧,现状溶洞内部建有砖混建筑,建筑已经废弃没有人使用,千年溶洞的入口被木材、石块封闭起,已经无法进入。规划将恢复溶洞的自然原貌,拆除内部建筑,清理溶洞入口,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整理周边景观环境,形成村落内部的溶洞景观。

十、仙女盆保护

仙女盆位于沿着由西向东流淌的泉水旁,是因泉水冲刷岩石形成的一个直径达5米的天然石盆,现状保护较好。后期加强对仙女盆的保护,对其本体进行修缮做好周边绿化,形成村落内部的自然景观

十一、非物质文化保护

陆家寨是传统的布依族村寨,村寨内的村民90%都是布依族,陆家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这是陆家寨突出的文化特色,主要包括:语言、故事及其传说、歌舞、传统乐器、饮食、服饰、传统节庆活动、婚姻习俗和承载上述活动的文化空间。和村落物质文化一样,必须加以保护、挖掘、展示和利用。 

1、语言、故事及其传说、歌舞、传统乐器、饮食、服饰、传统节庆活动、婚姻习俗等类型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措施 

(1)建立专门保护和研究机构; 

(2)加大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投资力度;

(3)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内涵,并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4)建立非物质文化展示平台,健全展示体系; 

(5)重视对村民的保护。

2、对文化空间类型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对策 

文化空间保护包含特色文化空间布局和空间布局形成因素等方面的内容,保护历史文化空间就是要使古村落特有的传统历史文化、格局得以保护、继承和发扬。

(1)避免开发性的破坏。

为了接纳更多的游人,不适宜地利用村落文化空间修建宽阔的活动场地和旅游接待设施,破坏了原有古村落的意境和纯朴。

(2)避免生活性破坏。

居住在古村落里的居民,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新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与攀比使他们对旧宅、活动空间持全盘否定态度,当他们从事经营或出外打工有了积蓄后,便想翻修原有住宅,或新建现代住宅,建设现代化广场,这种做法是对传统村落整体环境的破坏,必须制止。

(3)避免自然性破坏。

主要是风雨侵蚀和洪水、泥石流、地震、台风等自然力的破坏以及白蚁、蛀木蜂等对空间构筑物的破坏。

(4)修复还原被破坏的祭山田文化空间。

 

 


第八章  传统村落发展定位及发展框架 

一、发展优劣势分析

1、优势:

(1)陆家寨自然生态保持完好,森林覆盖率高,拥有独特的古榕树群资源和梯田景观,环境宜人。

(2)陆家寨是传统的布依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村民大多保持故有的习俗。是外来游客享受独特布依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理想场所。2014年,陆家寨被收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劣势:

(1)陆家寨位于保基乡东部,地势偏远导致其发展相对滞后。全村现状支柱产业为农业业,没有其它产业,现状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匮乏已不满足村民和村庄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2)作为传统村落来说,村民对传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导致部分传统元素的流失。

二、发展定位

    全村现状支柱产业为种植业,没有其它产业,传统文化资源没充分挖掘,没有以价值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根据陆家寨目前经济状况,定位为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坐唱为核心,以独特的古榕树群资源为依托,发展布依族文化和传统村寨景观的体验式旅游。

    在保护的基础上发挥资源特点。通过有效的保护陆家寨丰富而珍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村庄在保持传统风貌、传承悠久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深度挖掘特色旅游业,从而带动村庄经济、建设整体发展。

三、产业规划

1、产业调查

(1)第一产业:陆家寨的济状况现主要靠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今年来的农作物的产业结构调整已成功种植甘蔗、南方蜜桔、石榴和早熟蔬菜。

(2)第二产业:陆家寨现状基本上没有第二产业的发展。

(3)第三产业: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开发,部分村民也发展旅游服务业,不成规模

 2、产业布局

在本次规划中,以村庄保护发展为契机,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坐唱为核心,以独特的古榕树群资源为依托,发展布依族文化和传统村寨景观的体验式旅游,带动整个一、三产业经济发展,通过以上措施改善当地经济环境,产生旅游影响,促进本地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升级、扩大就业,塑造“八音坐唱,榕古寨欢”体验式旅游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偏爱度,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完善体验式旅游及产业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

(1)第一产业

首先,要推行可持续的土地利用管理制度,保护现状梯田,同时选用优种,运用科技,提高农田产量,其次,以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辅以养殖业,以游览为依托,以服务为导向,强调参与和体验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古村寨内第一产业的发展,既可为当地村民带来相对稳定的经济收益,又可为游客提供绿色果蔬采摘、耕作等参与及体验服务,使游客乐而忘返。

(2)第二产业

村落内不得发展第二产业。应对第二产业进行严格控制,严禁其进入传统村落保护范围,传统村落周边也应限制其发展。

(3)第三产业

积极发展以布依族文化特色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人员多,能够使村民直接受益,有利于当地致富;只要规划管理得当,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也远比工业、矿业和农业要小。

3、产业分区

万亩枫林生态旅游带: 陆家寨万亩枫林生态旅游区生态条件优越,自然环境极为秀美,加上日臻完善的服务设施,其视觉冲击力强劲,令人流连忘返,作为艺术家工作站,更是被赋予了深厚的艺术气息。是旅游观光、夏季避暑和科考、探险、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枫林生态旅游区将以无限风光和热忱服务,笑迎天下来宾。

传统村落居居住区:陆家寨村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村寨,保基乡陆家寨村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传统村梯田观光农业区:朴实勤劳的陆家寨村民们依山就势造就了独具特色农业用地,沿袭着中华传统几千年的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在条件恶劣的坡地上,他们开垦的梯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然风光旅游产业区:陆家寨自然风光得天独厚,仅古榕树群就有六处,50余株树龄近千年以上的古榕树毅然矗立,林内小桥流水,竹木葱郁,周边布依家舍,环境怡人。其中极具特色的夫妻榕下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空间,村民们每逢佳节便会在此聚集,进行“八音坐唱”、“赶表”和“对歌”等传统民俗活动。

梯田观光农业延续区:梯田观光农业是一个不仅是村民耕种的需要,它更是一个全新的产业,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加快科学技术的传播和运用,促进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进而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

格所河旅游体验区:格所河峡谷隶属于凉都“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范围,格所河峡谷旅游境区已与北盘江野钟峡谷旅游境区、黄果树瀑布等旅游境区连成一片,同时陆家寨被县文联命名为文学、摄影、书法、美术创作基地。境区内气候温凉湿润,境内山高谷深,群山连绵,海拔呈上、中、下阶梯状,喀斯特地形地貌的深切割显著。是游玩体验的绝佳胜地。

 

 

 

 

 


第九章  空间布局规划

 

一、功能定位

陆家寨在《盘县保基乡总体规划(2006-2020)》中的定位为基层村之一,陆家寨以其村域内的布依民族风情、古榕树群和梯田景观等旅游资源,其功能定位为旅游兼农贸型的基层村。

    陆家寨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务工和运输业为辅的农业村, 陆家寨选址三面环山,从古至今当地村民以农为本,农民开山设田,形成了大面积的依照地形起伏设置梯田景观,万亩良田立于山中。古村寨内景观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以沿从西至东流淌的泉水密集分布古榕树群和村寨内零星分布48颗古榕树为主要特征。古村寨东、西两侧山体上分布有万亩的红枫林。红枫林与榕树群共同构成了内外呼应、阴阳契合的自然景观序列。因此,把陆家寨发展总体定位为: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坐唱为核心,以独特的古榕树群资源为依托,以古村落为载体,民俗文化体验为时尚、观光农业为发展,把陆家寨打造成集生态观光、民俗文化体验、科普探索休闲于一体的,怡人的生态度假地。

二、规划思路

1、梳理村落的肌理,完善内部功能。

2、合理预测游客规模,增设适量的旅游服务设施用地。

3、对现有山体、梯田、泉水、古榕树群、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利用,让整个村落环境形成山、村、田、古榕树群、水相融合的整体格局。

4、完善村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

5、对村落内部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合理组织内部的旅游线路。

三、规划理念

建筑与环境相融合,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融合,维持并完善现有村落格局,保护村落的风貌完整,以陆家寨“八音坐唱,榕古寨欢”的独特文化为核心,形成自然山水游赏、民俗文化体验、观光农业实践于一体的古村落。

四、空间结构

村落规划形成“二轴、四带、四区”的空间结构,其中:

二轴:分别指指村落联系发展轴和村落文化联系轴,是以村组之间的文化联系和村组发展为依据所形成的。

四带:分别指山体景观带、滨河景观带、梯田景观带和格所河景观渗透带。山体景观带位于用地西侧,以自然山体和万亩红枫林为依托的景观发展带;滨河景观带位于用地中心,以至西向东流淌的泉水为依托,形成河滨景观带;梯田景观带位于用地北部,依托梯田景观形成梯田景观带;格所河景观渗透带位于用地东部,以格所河省级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形成格所河景观渗透带。

四区:分别是综合服务区、田园风光保持区、古榕树核心区、梯田景观保持区和传统村落居住区。综合服务区位于用地北部,是现在村委会和规划的游客服务中心所在地,将来仍然作为游客集中和疏散的主要场所;梯田景观保持区位于用地东侧,现状是陆家寨梯田较为集中的地点,将来对其进行保护改造,作为梯田景观观光保持区;古榕树核心区位于用地中北部,是现状古榕树和文化空间分布较集中的区域,以后用作非物质文化的主要展示区,让游人参与和体验传统的布依族文化;传统村落居住区,有大寨寨和沟边寨两个传统村寨为核心形成的传统村落居住区。

五、总体布局

1、古村落北部作为入口服务区,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和艺术家工作站、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

2、在用地中心,传统村落和古榕树集中区域,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修缮,作为游客观赏陆家寨层层叠叠的传统建筑和自然景观的主要区域。

3、根据场地具体情况,适当的增加几条溪流,最终流向格所河,在溪流周边行环境景观整治,形成以溪流、泉水为主的景观观光游览游线。

4、在村落内部组织优化游览路线,并沿线设置手工艺展示、特色餐饮、纪念品销售等旅游服务设施和适当增加景观休息点。

5、对现状文化空间进行景观改造和优化,使其更具有使用和景观价值,另外在龙头榕和虎头榕所在位置,新增两个文化空间,加强两个榕树的景观性和欣赏性,同时也为游人提供个新的游憩场所。

6、优化现状车行道和步行道,完善村寨内部的不行系统,新增4个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周边根据地形设置两个停车场,建筑面积约为3800平方米,可停车75辆,满足外来游客的需要,在大寨内部根据地形设置两个停车场,建筑面积约为580平方米,可停车22辆满足村民的需要。

7、在用地南部新增垃圾收集点,为村落环境整治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

 

 


第十章  支撑体系规划

一、道路交通工程规划

1、现状

规划范围内有两条车行道,一条车行道是规划范围对外的主要交通路,为乡道,道路5-7米宽,为沥青路面,道路高差较大,增加了与外界快速联系的困难。另一条车行道是大寨组陆家寨组和沟边组之间联系的内部通村路,路面宽2-6米宽,为水泥路,路面情况较差。村庄内部,村民仅考1.5-2米宽的步行道联系,步行道主要水泥路、鹅卵石道路和土路,路面情况较差。规划范围内没有设置停车设施,外来参观车辆和本地车辆多沿路边停车。

2、规划:本次规划的重点是加强核心保护范围区域的内部交通。

(1)规划要求外来游览车辆不能进入核心保护范围,在核心保护范围内统一设置电瓶车游览系统,为外来游客服务。

(2)完善村寨内部的不行系统,新增4个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周边根据地形设置两个停车场,在大寨内部根据地形设置两个停车场

二、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1、给水设施规划

 村庄范围内村民组采用集中供水,利用市政给水管供水。人口规模为84户,285人,按80L(人.d)的综合用水量标准,预测供水规模为20.6立方米/日。

2、排水设施

规划大寨、边沟和陆家寨村组均采用雨污合流制,建立集中的污水氧化塘,采用管沟集中收集,排入污水氧化塘后,通过生物净化,再用作农溉。

 雨水:由于村庄居住点较为分散,依据地势高差,直接排入排灌沟渠。建议各家各户分别对雨水进行收集,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冲厕、绿化、灌溉等。

污水:建立集中排污系统,污水进入排污管道后顺地势排放至村庄内规划建设的污水氧化塘,经过处理后供农田灌溉用。

三、电力设施工程规划

1、负荷预测

参照农村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标准,农户按2kw/户,公建按0.1kw/M2计算,其用电量见下表:

序号

用电性质

单位

用电指数

需用系数

用电量(KW

1

住宅

85户

2KW/户

0.3

51

2

公建

3300m²

0.1KW/m²

0.4

132

合计

       

183

 

2、供电电源及线路整治措施

该村庄电网已改造完成,为保证用电安全,规划应对低压电力线路进行改造,用绝缘电力线替换老旧线路,电力线采用埋地敷设。并对现状50KVA变压器进行增容,方可满足用电要求。

3、路灯照明

在村庄内住户比较密集的地方、公共活动场所和主要道路两侧每隔3050米设置一盏灯路灯,规划建议使用太阳能,村庄内共设置50盏路灯。

四、电信工程规划

陆家寨现状电信设施较完善,能够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和旅游开发的需求,本次规划不对其进行过多要求。

五、环卫环保工程规划

1、环卫设施规划

(1)规划指标: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指标按国家环保局编制的规定执行。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近期(2020年)80%,远期(2030年)100%。机械清运率为80%。

(2)垃圾收集点规划

陆家寨在主次车行道交叉口设置一处垃圾收集点,收集村落内垃圾运至村落外集中处理,相关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定期收集。结合各垃圾收集箱等环卫设施,由相关管理部门定期收集、清运垃圾。

(3)公共厕所规划

核心保护范围内部,村民每家每户都有简易厕所,根据规划需要新增设3个公共厕所,分别设置在小桥旁、游客服务中心和树王文化空间旁。,

(4)垃圾箱设置

在村寨主要步道设置分类收集垃圾箱,设置间距为50-100m。

(5)小型垃圾收集点

小型垃圾收集点主要用来收集居民的生活生产垃圾,在民居密集的区域设置,设置间距约为150m。

(6)垃圾处理场

规划区垃圾运往最近的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理。

2、生态及环保规划

(1)生态建设以加强绿化为重点,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避免对自然生态造成较大破坏。绿色植被的保护,绿地系统的建设,大气环境的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2)按照国家有关大气环境保护规定,该地区执行空气环境质量一级保护标准。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小于0.05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浓度小于0.06克/立方米。

(3)声环境治理

陆家寨主要噪声主要为白天居民和游览人群所产生,这些可以通过管理措施来进行控制。

六、防灾减灾规划

1、消防规划

(1)消防安全控制:新建房屋必须满足防火间距提高建筑的耐火等级,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防火规范,并同时完善消防设施。

(2)增加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大力宣传安全用电,切实消防电气火灾隐患,减少经济损失,使电力彻底为社会作好服务。

(3)消防重点保护规划:陆家寨对保护区内民族特色突出,保存完好的居民划为重点保护对象,制定保护措施。

(4)消防装备规划:村内配置机动消防泵,通信设备、消防器材、个人防护装备等。

    (5)山林防火:陆家寨作为传统村落应特别注意古建筑、古榕树群、山体防火,与林业部门联合建立山林消防队,加强巡视及防火、灭火工作。

    (6)社会消防组织规划:配备专职消防员,并在当地群众中设义务消防员,并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操作训练,加强对广大群众消防安全保护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防火警惕性及灭火的知识与技术,提高防灾意识及自救能力。

    (7)村庄农户居住较拥挤,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陆家寨靠专业队伍救灾的可能性不大,故规划要求做到:

A、村庄消防整治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大力开展消防工作的宣传,尤其要加强老人、儿童的安全教育。

B、组织村庄义务消防队,加强巡逻和监督。

C、利用村的通讯设施建立村庄消防报警网络。

D、河道河水作为天然水源,同时设置消防水池,兼做景观使用。

2、抗震防灾规划

陆家寨属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规划为了增强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供水、供电、通信等生命线工程以地震烈度为6度为抗震设防标准。各建筑物之间应留有适当间距,同时留出2个集散广场,以利震灾时居民疏散。结合现状设施,将一处紧急避难场所设置在夫妻榕文化空间,另一处为村委会对面新设的停车场。

3、防洪工程规划

在陆家寨内部的溪流较小,不会产生洪水的问题,并且山体的植物覆盖情况较好,也不会产生山体滑坡的灾害。

4、病虫害防治(以榕树为主)

榕树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蚧等。用氧化乐果500PPM喷洒叶片或50%亚胶硫磷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喷杀,也可用洗衣粉水或风油精水0.1%。

七、旅游发展规划

 1、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 旅游资源现状评价

规划范围山清水秀,水绕环抱,绿荫在林,古树参天;布依族风情浓厚,村寨的传统格局保存较好,另有古桥、古树、仙女盆等历史环境要素以及当地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经千百年来村寨先祖们不断的开垦耕耘形成的壮美辽阔的景观稻田,加上独特的古寨,青郁的群山,形成一副唯美的山水田园画。既有水乡之清韵、稻乡之辽阔,又有山村之幽谧、古寨之遗风,可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备。

根据有关资料及现场踏勘情况,规划范围内现状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七类。

陆家寨旅游资源评价

类型

内容

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布依族文化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25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23分

珍稀奇特程度(15分)8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5

完整性(5分)5

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1

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5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3

总分:75 分

按照国家级风景资源分级标准,陆家寨达到三级景源的标准(最高为五级)

地文景观

梯田、溶洞、仙女盆,

生物景观

古榕树和红枫林

建筑与

设施

民居、古桥、古井、泉眼、

人文活动

“八音坐唱”、“铜鼓舞”、“六月六三月三

 

(2)旅游开发现状

目前,陆家寨传统建筑、古桥、古树、古井楼等人文资源,溶洞、景观梯田、古榕树等自然资源,“八音坐唱”、“铜鼓舞”、“六月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没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2、 旅游发展思路

(1) 保护古村风貌,复兴古寨传统

陆家寨是典型的布依族村寨,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存大量传统资源,并保存“八音坐唱”、“铜鼓舞”、“六月六”等民间活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都极富地方风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能够突出陆家寨布依族古寨的特色,急需挖掘、保护和复兴,以实现陆家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资源整合,系统开发,品牌经营

陆家寨及其周边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规划应对各个层次的旅  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以点促面,以面带点,系统开发。

(3)保护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景观梯田、古榕树群和连绵群山是陆家寨自然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保护好生态资源是陆家寨旅游开发的重要前提,也是创建良好人居环境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必须以农田、古树名木和森林的保护为基础和契机,同时加强对陆家寨生态资源的保护,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二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这两个方面除了为陆家寨带来众多艺术家以外,还会为陆家寨带来大量游客。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水平能够形成对这些游客的持续吸引, 从而推动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3、景点组织

主要景点包括:艺术家工作站、古榕树群、夫妻榕文化空间、仙女盆、祭山田、千年溶洞、虎头榕文化空间、树王文化空间、沿河文化空间和龙头榕广场。

 

4、旅游线路组织

根据规划范围内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状况,规划以下三条主要游线。

1、传统民俗文化体验游线

古村寨内的传统民族文化体验游线,由树王活动空间开始,沿着主要交通要道开展,经过沿河活动空间,最后到达夫妻榕活动空间,这一个路线内,在不同的地点都会举行一些相应的活动。

2、自然风光观赏体验游线

游客服务中心→艺术家工作站→古榕树群→沿河文化空间→古榕树群→仙女盆→祭山田→千年溶洞→虎头榕文化空间→树王文化空间→龙头榕广场。

3、田园生态体验游

以陆家寨独特的梯田地形地貌观光以及绿色生态观光体验为目的的经由旅游服务中心到传统梯田观光农业区的体验游路线。

 

 

第十章 分期建设规划

根据“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近期主要指 2015-2010 年,,远期为2011-2030 年。近期内坚持以保护为基础,先保护后发展,主要是积极筹划,全面启动,探索保护模式;远期主要是完善保护工作,最终达到全面保护吝洞传统村落的目的。

一、近期建设与发展规划

本规划近期为 2015-2010 年。近期保护规划重点范围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具体项目详见附表1)。

(1)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古村落北部作为入口服务区,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及艺术家工作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2)加强非物质文化的展示

设置标示和展示系统,增加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传承人负责传承教育。

(3)对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修复和设计

(4)对建筑物的保护

      对历史建筑,严格按本规划中制定的保护措施进行修缮;对村庄整体风貌影响大的建筑以及危房进行拆除。对木结构的粮仓进行修缮,对混凝土结构的粮仓进行修复还原。

(5)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完善村寨内部的步行系统,新增4个停车场。

(4)基础设施改善

完成排水暗沟或排水管网的建设;完善优化供电、供水设施,整治村内的环境。

(5)生态环境整治

设置分类垃圾箱、垃圾分类收集点和小型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改善村庄的卫生条件。

二、远期建设与发展规划

陆家寨远期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1、传统风貌类建筑的改善,2、与传统风貌不协调和质量很差的建筑进行的整治改造,3、对雨那洼山的山体田园景观绿化。

 


第十一章  规划保障措施和建议 

一、政策法规保障

1、制定保护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文件,根据本次保护规划的具体内容,制定《妥了村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及具体实施细则》,把保护的要求和措施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通过地方立法程序,完善吝洞村的保护工作制度。

2、制定村规民约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并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村规民约”,有利于形成居民在传统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自我规范意识。

3、制定合理政策

陆家寨的保护和未来发展,必须依靠合理而有效的政策,得到社会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吸收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引导居民和社会各方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4、明确规划性质

明确《盘县陆家寨保护与发展规划》是陆家寨传统村落进行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法律性文件,一经通过即具有法律效力,对陆家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起强制约束作用。

二、管理机制保障

1、建立保护机构

由相关部门牵头,组建“陆家寨传统村落保护小组”,负责常规管理、保护历史建筑、实施保护规划,及时纠正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文物主管部门的指导。

2、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

陆家寨的保护与开发建设,即保护开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形成、空间格局、巷道尺度、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的构成要素,延续历史文化环境。贯彻“分类保护、积极修缮、严加控制”的工作方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继承历史遗产,加强文物保护。

   (1)建设单位在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建设,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具体规定要求,依法取得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设计单位应当按照保护规划中规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

   (2)在保护规划范围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A、违反保护规划进行拆除或者建设;

B、改变保护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功能;

C、突破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违反建筑体量、色彩等要求;

D、破坏陆家寨寨内保护规划确定的建筑布局和街巷肌理。

E、其他不符合保护规划的行为。

(3)对陆家寨传统村落内的历史文化的建筑,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分类保护和整治:

A、不可移动文物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保护;

B、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按照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进行保护;

C、其他建筑应当按照规划的要求进行整治。

(4)对陆家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内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环境要素和建筑,由县人民政府统一确定设置保护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或者非法移动、拆除保护标志。

(5)对陆家寨传统村落内的消防设施、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因保护的需要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规范的,公安消防机构和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

(6)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不得违法拆除、改建、扩建。

(7)对陆家寨传统村落内须修缮文物或建筑,应报修缮方案经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乡政府审批实施。

3、鼓励保护行为

对陆家寨保护做出重要工作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荣誉或者一定的经济奖励;对违反陆家寨保护条例的单位或个人,按相关规定给予严厉惩罚,情节严重者,按国家有关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保护资金保障

1.、设立专项基金

设立“陆家寨传统村落保护专项基金”,用于支付保护、宣传、研究等费用,并用于前期相关工作的启动。

2、多方筹凑资金

利用灵活的市场经济,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筹资。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公司企业捐助资金。

3、用好相关资金

严格控制好国家财政性拨款、地方财政拨款、集体单位和社会赞助等资金。

二、规划保障建议

为全面保护陆家寨传统村落,并促进其旅游的发展,维护并发展其社会功能,改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证陆家寨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以下措施及建议:

1、本规划批准后,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建议成立修复陆家寨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由有关专业人士,各部门领导家委员会组成,负责监督和保证本规划的实施。

2、加强宣传,提高各单位、部门和居民对陆家寨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责任心,增强自豪感。

3、制订政策,调动居民修复改造的积极性,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在民居保护方面做得好的房主,政府应优先安排其用于旅游经营、服务。

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村寨保护与整治的资料库,对村寨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制订出各级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和修复方案和编号。

5、村寨的保护是公益性行为,而非开发性行为,在奖金方面提倡“政府出一点,私人集一点”的模式,利用好国家财政性拨款,地方财政拨款,社会赞助和民居筹款等资金。

 

 

 

 

附表一                     陆家寨近期建设指标表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实施年限

规模数量

计算单位

单价

金额(万元)

保护项目

传统格局保护

历史街巷

改善

参考图纸

2015-2018

2171

/平方米

500

108.55

主要开敞空间整治(包括文化空间)

沿河文化空间片区、夫妻榕文化空间片区、祭山田文化空间片区

2015-2018

4840

元/平方米

400

193.6

自然景观环境保护

现状水塘整治

夫妻榕一侧沿河区域

2015年

31370

元/平方米

100

313.7

建筑物保护

修缮建筑

第15号建筑、第17号建筑、第23号建筑、第29号建筑、第34号建筑、第37号建筑、第47号建筑、第48号建筑、第49号建筑、第50号建筑、第52号建筑、第55号建筑、第60号建筑、第65号建筑、第69号建筑、第73号建筑、第86号建筑、第94号建筑、第100号建筑、第105号建筑

2018年

21

元/栋

200000

420

拆除建筑

第69号建筑、第73号建筑、第93号建筑、第94号建筑、第105号建筑

2015-2018

5

元/栋

20000

10

新建建筑

第114号建筑

2015-2018

1752

/平方米

4000

700.8

粮仓

修缮

L-4粮仓、L-10粮仓、L-11粮仓

2015

3

/

5000

1.5

恢复

L-3粮仓、L-5粮仓、L-7粮仓、L-8粮仓、L-9粮仓、L-12粮仓

2015

6

/

8000

4.8

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

古井修复及周边环境整治

泉眼、古井

2015-2018

4

/

50000

20

古树名木复壮

古寨内部生长势较弱的古树

2015

48

/

3000

14.4

古桥修缮

小桥

2015

1

/

200000

20

遗产建档及保护

历史建筑统计建档、挂牌

 

2015年

1

 

1000000

100

遗产整理和记录

 

2015-2020年

1

 

2000000

200

文化传承等人员专项资金补助

 

2015-2020年

200

/人次

10000

200

发展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交通

工程

步行道

新建

2015-2016年

478.4

元/平方米

200

9.568

停车场

新建

2015-2016年

858

/平方米

500

42.9

给水工程

供水管网

新建

2015-2018年

1917.5

元/米

400

76.7

雨水工程

雨水管网

新建

2015-2018年

2171

元/米

500

108.55

污水工程

污水管网

新建

2015-2018年

2000

元/米

500

100

污水处理设施

新建

2015-2018年

1

元/处

200000

20

电力、电信工程

变压器

改造

2015-2018年

1

元/处

100000

10

供电线路及敷设

改造

2015-2018年

1907

/

450

85.815

景观灯

新建

2015-2018年

18

/

2000

3.6

环卫环保工程

垃圾收集处理

分类垃圾箱

沿主要、次要步行道布置

2015-2018年

34

/

1000

3.4

小型垃圾收集点

古村落范围内

2015-2018年

5

元/处

20000

10

垃圾分类收集点

主次干道的交叉口

2015-2018年

1

元/处

50000

5

公共厕所

新建2座

2015-2018年

2

/蹲位

20000

4

防灾减灾工程

消防栓

沿村内主要车行道布置

2015-2018年

8

元/处

10000

8

消防水池

见图纸

2015-2018年

3

元/座

100000

30

安防系统

 

2015-2018年

1

元/套

100000

10

陈列展示

旅游标识

 

2015-2016年

1

元/套

200000

20

安防标识

 

2020年

1

元/套

100000

10

交通指示标识

 

2020年

1

元/套

200000

20

二维码展示系统

 

2016年

1

元/套

500000

50

合计

           

2934.883

 

 

 

 

【分享】
【推荐】 【定制】 【打印】 【网站纠错】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