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545米,山口距锡金邦首府甘托克54公里,距西藏亚东52公里,距拉萨429公里,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通道,是连接中印陆路贸易最短的通道。每年4-10月适于人通过。
据历史学家介绍,来自中国内地的商贾自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向中亚、西亚和南亚通商。19世纪德国 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在其所撰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因为当时大量中国的丝绸和 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史料记载,这也是当年唐朝高僧玄奘“ 西天取经”的途经之路。
(中印两国在乃堆拉山口边境的哨所贴着哨所,没有任何距离.左前方两名是中国士兵,右边两名就是印度兵。2012年)
但自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两国相继撤原边贸市场海关等机构。乃堆拉山口由军队把守,边贸通道被铁丝网隔离。
2。乃堆拉山口——两平廓尔喀,乾隆帝圆满“十全武功”
1790年(乾隆55年),廓尔喀军队侵入西藏,意图抢掠遍布各地的喇嘛庙内的财富,但被当时的满清驻军将领劝说撤回。然而,他们并未罢休。第二年以更大规模入侵,几乎没有遇到当地藏兵或者驻守清军的抵抗,因而得以大肆抢掠。乾隆闻讯大为震怒,命福康安偕参赞大臣海兰察率军反击。
1792年(乾隆57年),清军到达西藏,连战连捷,将廓尔喀军队驱回喜马拉雅山南麓,甚至还反攻到廓尔喀首都阳布(加德满都)外二十公里的热锁桥,迫使廓尔喀乞和。
不久后,廓尔喀与清朝议和,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正月制订《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地位平等,并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来认定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加强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统治。
3。乃堆拉山口——见证英军的两次侵西藏
(1)第一次青藏战争
早从1624年开始,西方的传教士就从印度偷偷越境进入西藏地区,为侵略西藏 做准备。
1884年,一支英国军队从锡金偷偷侵 入西藏;1886年,英国又出动军队在西藏亚东以南的边境地区,对西藏地区进行武装骚扰。1888年2月,在格兰特将军的指挥2000名英军,悍然发动了第一次侵藏战争。
面对英国侵略军先进的枪炮,西藏爱国军无所畏惧,依靠地形的条件,用火枪、刀矛以及石 块,连续打退英军的多次进攻,击毙击伤英军100多人。
(2) 第二次青藏战争
为了打开西藏对英国关闭的大门,1904年,英军荣赫鹏上校带领一支远征军翻过乃堆拉山口开始了对西藏的入侵。在江孜,英勇的藏民与侵略者打响了一场江孜保卫战,激战过后,江孜失守。
这是一座抗击英军的纪念碑---曲美雄谷抗英英雄纪念碑。在1904年,1400余名守关藏族军民在此阻击侵华英军,英军屡攻不克,后以假装谈判的阴谋得逞。千余藏族军民英勇不屈,慷慨就义,气贯长虹。
(上面是布满弹孔的残垣)
4。乃堆拉山口——1967年乃堆拉山口自卫还击战斗
1962年,印度地区霸权主义遭我打击后,其侵略扩张野心并未收敛。1966年冬,中国爆发“文革”局势混乱,印度当局自以为形势对其有利,刻意制挑衅。
在乃堆拉山口,中印两国士兵仅相隔大约二三十米,这是在4000公里长的中印边境上两军对峙的最近地方。
(1967年中国军队官兵在观察乃堆拉山口的印军活动。)
中国控制这个通道北部,印度掌控通道南部,通道的两个主要部分塞布拉和骆驼背被印军控制。印方据高临下。
中国指责中锡边界的印军在乃堆拉山口多次越过中锡边界、移动界碑、修筑工事与架设电话。
196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开始在乃堆拉山口正常挖战壕,然而印度军队却认为其中一些战壕在边界锡金一侧,要求中国军队撤走。中国军队没有理会印军的无理要求。
随后,印军决定越界沿乃堆拉山口山脊拉铁丝网,并从8月18日开始强行架设,以多占边境区域。
9月7日,印军开始沿乃堆拉山口南部架设另一条铁丝网,中国边防部队 要求印军停止挑衅行动,但印军置之不理,还刺伤两名中国士兵。印军高层在获悉边境冲突后决意对华进行试探,印军领导层命令部队在从乃堆拉山口到塞布拉的通道中间段再架设一条铁丝网。
1967年9月11日清晨7:30,印军山地步兵第112旅一个连在一名中校营长指挥下,分两路向乃堆拉山口的中国哨所逼近。中国驻军对入侵印军发出严重警告。上午8:07,印军首先开枪射击并投掷手榴弹,正向印军喊话的连长李彦成当场中弹牺牲,另有6名战士负伤。
我边防团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当即发起反击,仅7分钟,战斗结束,击毙印军官兵67人,用四〇火箭筒将印军在中国境内设置的7处工事悉数摧毁。 8:15,印军败逃,我军严守纪律,未出境追击。
冲突持续了一整天,接下来3天时间,印中两军都动用了大炮、迫击炮和机关枪。由于印军占据塞布拉和骆驼背段的通道高地,这使印军在作战中具有地理优势,印军摧毁了中国军队在乃堆拉山口的很多掩体。
令人遗憾的是,亚东边防部队广播员任致迅和西藏军区政治部联络部边防科马景然这对军人情侣在中印乃堆拉炮战期间双双牺牲。
在中国军队的猛烈炮火下,印军被迫于9月13日晚间22点停止炮击。 中国军队炮兵分队在14日14点46分也停止了炮击作战。
印军的8个炮兵阵地挨个打哑,摧毁两个炮兵指挥所,两个前沿观察所和23处炮兵工事,炸毁敌汽车两辆,毙伤印军官兵540余人。我方 亡32名,伤91名。15日和16日两天,印中两军交换了阵亡将士尸体。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乃堆拉炮战”。 敌人此次入侵挑衅以失败而告终。至此,乃堆拉山口事件告一段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