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字的基本解释釀niàng釀niáng均见“酿”。
釀字的汉语字典释义[①][niàng][《廣韻》女亮切,去漾,娘。]“酿1”的繁体字。亦作“醸1”。(1)酿造。原专指酿酒,后亦指利用发酵作用酿造蜜、醋、酱等。(2)酒。(3)切割拌和;糅合。(4)指搀杂,杂凑。(5)逐渐形成;造成。
釀字的康熙字典解释【酉集下】【酉字部】 釀; 康熙笔画:24; 页码:页1289第23【唐韻】【集韻】女亮切【韻會】汝亮切【正韻】魚向切,?音?。【說文】醞也。作酒曰釀。【廣韻】醞酒也。【史記·孟嘗君傳】乃多釀酒買肥牛。【貨殖傳】通邑大都酤一歲千釀。【前漢·食貨志】一釀用麤米二斛,麴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 又【增韻】後人因謂酒爲釀。【世說新語】劉惔曰:見何次道飮,令人欲傾家釀。 又【禮·內則】鶉羹、雞羹、鴽,釀之蓼。【註】釀謂切雜之也。
釀字的源字形字源演变:楷体字形对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旧字形釀字的起名意思暂无。